12
01一路向西向大西南雪域高原挺進
編者按:值此西南軍區十八軍勝利進藏70周年暨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之際,我與耄耋之年的母親懷著對進藏英雄們無比崇敬的心情撰寫 此文,深切緬懷那些為了西藏的解放、建設、守衛而獻出寶貴生命、獻出青春年華、獻出一生,甚至幾代人的寶貴年華的所有雪域兒女。五十年代進藏的那些勇士們,雖然他們已大多與世長辭,有的永遠長眠在了雪域高原,但他們那種大無畏的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豪邁精神、豪情壯志與雪域高原永存。他們的這種精神像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樣盛開、怒放,像雪山之巔的雪蓮花一樣潔白,像藏族同胞雙手捧起的哈達一樣圣潔,他們的奉獻情懷永遠為西藏人民銘記。
當年,黨中央一聲令下,他們排除千難萬險:克服高原反應、雪盲,戰勝嚴寒,越高山,涉險途,跨峽谷,斗雪崩、塌方;他們用了一年半時間,靠兩條腿、一雙腳翻越了14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雪山,跨過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十幾條激流險灘、以及雅魯藏布大峽谷完成了從四川到西藏前所未有的大進軍。其艱難程度堪比紅軍的長征,故世人稱其為“第二次長征”。
英勇頑強的十八軍廣大指戰員和進藏人員踐行了時任十八軍軍長、西藏工委書記張國華將軍在進軍西藏誓師大會上立下的錚錚誓言:“誓把五星紅旗和八一紅旗插到喜馬拉雅山上”,踐行了時任十八軍軍政委、西藏工委副書記譚冠山將軍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此去西藏,如果我為國獻身,請一定把我的骨頭埋到西藏;男兒壯志當報國,藏漢團結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彼麄兪爻跣摹③`行動,進一步體現出他們不但要解放西藏,而且要建設好西藏、守衛好西藏的堅強決心和鋼鐵般的意志,體現出他們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老西藏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這以 “特” 字當頭的閃光老西藏精神,既反映了進藏將士的精神風貌,又反映了西藏的特性,他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動體現,是中國共產黨紅色精神譜系的寶貴資源,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與西藏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駐藏部隊、其他進藏人員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繼、百折不撓、英勇奮斗凝結而成的寶貴財富。
1956年母親于西藏昌都攝影
1956年4月的一天,年僅18歲的母親任金連懷揣區、鄉、村三級政府出具的介紹信,以及一封西藏昌都人民解放委員會寄來的信函(函請川藏線沿途兵站對母親前往西藏昌都一路予以方便),前往西藏看望在西藏昌都分工委機要交通站工作的丈夫,也就是后來我們兄弟姊妹的父親。
那天,天剛破曉,外公、外祖母和母親就早早起床。他們為母親收拾、打點啟程出遠門要帶的東西。這是母親自打出生以來,第一次離家到遙遠的地方,而且,這個陌生的地方就是西藏。自打去年母親嫁給回鄉省親的父親,外公、外祖母腦海里才有了對西藏初步的印象。在他們看來,西藏的遙不可及不亞于《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印度。如今,女兒要去六七千里之遙的西藏看望戍守邊關的丈夫,作為父母咋能不牽腸掛肚。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前,外公、外祖母還千叮嚀萬囑咐,說:“路上一定要小心,到了西藏昌都一定給家里回封信。如果住得習慣,就多住些日子;住不慣,就趕緊回來?!闭f著說著,外祖母眼圈都紅了,情不自禁地抽咽起來。母親也難過地說:“爹、媽,你們二老放心吧,我會在那邊照顧好自己的?!?/span>
圖為本文作者攝影于1956年母親去西藏臨行前的家鄉故居大院里
母親背著個包袱,里面裝了十幾個煮熟的雞蛋、一打玉米面餅子,一個喝水的搪瓷缸和一條洗臉毛巾,搭乘一輛村里去大同礦上拉煤的三套膠輪馬車上了路。車官兒王老大一路揚鞭催馬,不停地吆喝著:“駕、駕、駕”,生怕母親誤了火車。三匹馬一路小跑,揚著頭,打著噴嚏,豎著鬃毛,四蹄交替落地發出有節奏的噠噠噠聲。真可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半晌午馬車就到了大同城,王老大和外公是老交情了,臨行前外公把母親托付給他,讓他好生照料。所以王老大執意要把母親送到火車站。到了火車站,母親下了馬車,顧不上搓搓凍得紅彤彤的臉,向車官兒千謝萬謝,掉頭,抓緊到票房去買到北京的火車票。進了票房,看見買票的旅客已經排了很長的隊。母親一邊排隊候票,一邊向車站管理人員咨詢去北京的車次。幸好有一趟一個小時后去北京的始發車,母親這才把一顆懸著的心放下。
50年代母親從家鄉堡門走出去,一路西行前往西藏
11點多,母親隨著長長的人流,過了檢票口,上了火車,找到了自己的車廂、座位,坐了下來,懷里緊緊抱著自己唯一的行囊(那個包)。晚上九點多,火車終于到北京站了,母親隨著大家下了火車,打聽了幾個人找到了售票廳,操著不太標準地帶著山西腔的普通話,詢問最近時間去四川成都的火車車次情況。問訊處的工作人員說:“后半夜一點半有一趟,買上票等著吧?!蹦赣H小心翼翼地從包里取出一個手絹裹著的小包,數出火車票錢,又把剩余的小心謹慎地放進手絹里,重新包好,這是前一陣子父親從西藏給母親寄回來的盤纏。母親買好票,到鬧哄哄的候車室里打了一搪瓷缸熱水,找了一個座位,坐下來,一邊休息,一邊吃點干糧。也許是第一次坐火車、出遠門,母親既興奮又好奇,一心想著去見識見識這個未知的世界。因此,母親一點也感覺不到旅途的疲勞。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到了檢票的時候了,這次排的隊很長、很長。輪到母親檢完票,母親一路小跑上了火車,氣喘吁吁地左顧右盼想找一個空座位。結果,都坐得滿滿的,走廊里人都是滿的。母親只好站著。幸好,車到了西安乘客下的不少,母親抓住機會,擠進去,找到了一個座位?;疖囘青?、咔嚓向前飛奔著,母親一路顛簸,餓了吃口干糧,渴了喝口水,瞌睡了,打個盹兒,除此之外,在白天時如饑似渴地欣賞著沿途一閃而過的風光。
離家后的第三天臨近傍晚,母親終于到了成都。出了車站,已是華燈初上,萬家燈火。她按照父親信上所講,到出站口后,找一個舉著牌子、牌子上面寫著母親的名字的年輕軍官。父親已提前與西藏軍區駐成都辦事處兵站部取得聯系,請他們把母親接到兵站部,然后安排母親乘坐兵站順路車到昌都。沒用多大功夫,母親聽見有人喊著自己的名字。她向四周觀望,在微弱的燈光下,在人群中有一位年輕軍官高高舉著個木牌,依稀可見上面寫著母親的名字。母親欣喜若狂,擠過人群,走到這個少尉軍官跟前,一看果然是接他的。母親笨拙地向這位軍人做了自我介紹。這個少尉頗為熱情地說他是兵站部的工作人員,奉命接站,接站車就在車站外面。母親跟著這位同志上了輛吉普車,在市區拐拐彎彎行駛了半個多小時到了一條巷子里的一個大院門口。大門敞開著,門兩旁分別掛著一塊木牌子,左面牌子上寫著“西藏軍區駐成都辦事處”,右面牌子上寫著“西藏軍區駐成都辦事處兵站部”。門口有兩個哨兵在站崗,看見吉普車戛然而止,跑過去,行了個軍禮。接站的那位少尉出示證件之后,被放行了。這位少尉把母親領到了東大院的招待所,所領導看了母親出示的家鄉介紹信、昌都解委會信函,以及聽了接站少尉的介紹之后,愉快地讓服務員把母親帶到一個房間休息,并且叮囑一會兒到招待所就餐。那位接站少尉,臨離開時,告訴母親安心住在招待所,什么也不用操心,等到兵站部一有去西藏方向的順路車就通知母親。母親謝了那位年輕的少尉,隨著服務員進了一個房間。
房間里不太熱,有點陰涼,陳設很簡單,擺放著兩張單人床。其中一張床邊坐著一位比母親略大幾歲的女士,戴著眼鏡,像個文化人。她看見母親,熱情地站了起來,向母親微微一笑,表示歡迎這位新到的室友。后來才知道她從西藏波密探親要返回內地,暫時住在這里。
母親安頓好之后,隨著這位剛結識的室友到招待所用餐。這里的伙食不錯,二菜一湯,其中一個是葷菜,還有大米飯,不收任何費用。母親好幾天沒好好吃頓飯了,見到這樣的 “美味佳肴”, 一路旅途的疲勞一掃而光,也顧不得矜持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平時在老家,能夠吃上一碗白白的大米飯,簡直是一種夢寐以求的奢望。這位大姐與母親雖說是萍水相逢,但對母親一點也不生分,對母親頗為熱情地問寒問暖,囑咐母親一定要吃好,不要餓著。她說進藏路上相當艱苦,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晚飯后回到房間,這位大姐還興致勃勃地向母親講述著她在西藏的見聞,以及進藏需要注意的方面。母親對這位好心的大姐當然非常感激,不時點頭表示贊同她的說法。
由于多日的旅途奔波,母親早已疲憊不堪,早早地便躺在了那張干凈整潔的床上。然而,她的心中卻仍然充滿了對進藏之路的好奇與憧憬。她遐想著:“山高路陡車上不去怎么辦?發生雪崩、塌方怎么辦?高原缺氧怎么辦?”想著,想著,母親已然進入甜美的夢鄉。好溫馨的一個夢呀:“在夢中母親到了向往已久的西藏重鎮昌都,見到了父親,正要和父親說話,不知怎么又夢見了外公外婆。一會兒又夢見了西藏冰山雪峰、大江大河、藍天白云下漫山遍野的格?;ê蜔o數的牦牛……啊,西藏真美呀!隱隱約約母親好像由父親陪伴下來到了藏民居住的破舊的碉樓跟前,藏民們雙手捧著哈達、手托托盤、托盤里盛放著一碗冒著熱氣、飄著芳香的酥油茶。他們口念‘扎西德勒’,靜候著母親和父親這二位來自遠方的尊貴的客人…….”
02翻越天塹——二郎山
母親到達成都的第三天,那位熱心大姐就離開兵站搭乘便車回老家了,臨走前,對母親依依不舍,千叮嚀萬囑咐。母親整整在兵站部待了一個多星期,終于等到了一輛前往甘孜的兵站汽車。一大早吃完飯,準備啟程出發。但是霧太大,行車不安全,得等大霧散去。直到快晌午時,大霧才逐漸散去。汽車要出發了,母親上了這輛帶著頂篷的汽車。為了照顧母親,他們讓母親坐到副駕駛,副司機和兩位押運軍用物資的軍人都坐到了后面。雖說春寒料峭,寒風刺骨,好在汽車上既有頂篷,又有帆布簾子擋著,能遮風擋雨。車里面雖冷,但坐在后面的同志們還能扛得住。由于有的路面結冰,所以路況不怎么好,車行駛的不太快。
臨近晚上時,車到了雅安,再不能往前進發了,出了雅安接近二郎山,路況會變得尤為復雜。母親隨他們在雅安兵站住宿休息。晚上,在雅安兵站吃飯時,母親聽旁邊就餐的軍人們談起雅安,才知雅安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地方,是四川重鎮,戰略地位不可小覷。
圖為50年代茶馬古道重鎮雅安一角
他們說道:“青衣江和龍西河二水交匯,沖積出了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這小小河谷,雅安便扼守其間。南下涼山、西控康藏、北上成都,有利的地理位置構成了這個城市悠久的歷史。雅安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千百年來,人文自成一家,漢家的茶,藏區的馬,在南來北往的交流中漸漸融合成了“茶馬古道”。駝鈴聲西行遠去,生命在不斷往復中茁壯。同時,它也是四川歷史文化名城,有“雨城”之稱,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也許因為1950——1955年曾為西康省省會,雅安比四川其它地級城市更顯露出一種大氣,就像一個見過世面的望族女子,雖曾經因為得地利之優勢輝煌一時,從而有著深厚的歷史遺產;然而今天繁華事散,但氣質還在,骨子里那份端莊與雍容還在?!辈恢挥X中,雅安這個美麗的名字已在母親心頭永駐。
圖為50年代茶馬古道重鎮雅安一角
第二天吃完早飯,母親隨兵站汽車再次上路了。從成都至雅安的平原地帶戛然而止,一出雅安就是高原山地了。前面就是雅安地區天全縣境內的二郎山,它是入藏的第一座高山。山勢漸陡,路面時有積雪或結冰,拐拐彎彎,彎彎曲曲,崎嶇坎坷,還要不時防著從對面突然拐過一輛汽車,嚇得你出一身冷汗,稍有不慎汽車會翻入下面的溝壑,此時此刻,司機駕駛的格外小心。與此同時,司機告訴母親不要看側下方,下面就是萬丈深淵,看一眼,會嚇得你魂飛魄散,渾身戰栗,上下牙不由自主地打顫。母親一路緊張地不敢斜視,心里期盼著趕快走出這“鬼門關”。汽車經過九曲回腸,不知過了多久,終于駛出了二郎山險境。路途逐漸平坦起來,車也開始提速了。
圖為當年二郎山盤山公路
這個時候,司機才松了口氣,冷峻的面孔才露出了笑容,向母親講述道:“你瞧,每年這個時候,杜鵑盛開,紅、藍、紫、白交相輝映,此間不時飛來飛去的高原彩蝶使得她更絢麗。以陡峭險峻、氣候惡劣聞名于全國的二郎山,不僅是千里康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被人們稱為“天塹”,素有“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之說。二郎山巍峨俊秀,挺拔險奇,與古麟州交相輝映,在蜿蜒跌宕的一千米山脊上有明清以來各種廟宇亭閣近百間(孔),其建筑疏密相間,錯落有致,廟內壁畫、雕塑、石刻、題詞豐富多彩,均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當年,為了修建康藏公路并打通二郎山這一關鍵路段,以英勇無畏的十八軍為主力的上萬名筑路大軍,肩負著艱巨的使命,毅然開進了二郎山,用最原始的筑路開山工具,以每公里7名軍人犧牲的代價,修通了六十公里的二郎山盤山公路。那首經久不衰為世人詠唱的歌曲《歌唱二郎山》也因此聞名于世?!?/span>
耄耋之年的母親還時常歌唱二郎山的優美旋律: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枯樹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岡,羊腸小道難行走??挡亟煌ū凰鼡?,哪個被它擋。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萬丈,解放軍鐵打的漢,下決心堅如剛,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
庚子年4月17日於于家山草堂
03康定情結
汽車終于下了鬼神難纏的二郎山,母親驚魂未定,還沉浸在山路的驚險之中。猛然間,司機指著前方不遠處,說:“嫂子,你瞧,那就是舉世聞名的大渡河。”母親順著年輕司機指的方向,舉目遠望,大渡河便真真切切橫在了眼前?!八媸菞l美麗而寬廣的河,河面上波濤洶涌,浩浩蕩蕩,一浪趕著一浪向岸邊涌去。美麗漂亮的大渡河與藍藍的天空相連,好像一幅壯美的畫卷。”母親感嘆道:“大渡河的水真急啊,急得讓你聽見風號浪吼的聲音;大渡河的水真長啊,長得讓你看不見水的盡頭。”
母親眺望遐思的一剎那,汽車已到大渡河橋前,車停了下來??匆姌蝾^上方環形鐵架上赫然鐫刻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大渡河橋”,大字正上方釘著一個鮮艷的巨型“五角星”。母親猛然情急地問:“怎么這座橋不是瀘定橋嗎?怎么與我們課本上說的不一樣?”年輕的司機爽朗地笑著說:“這座橋位于距離瀘定橋上游500米處,1950年,進軍西藏的十八軍,在‘一面進軍,一面建設’的號召下,為跨越大渡河天塹,又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修建了第一座公路大橋—大渡河橋。大橋于1951年6月建成通車,西南軍區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揮筆寫下了‘大渡河橋’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彼緳C一邊招呼著母親下車,一邊接著又說道:“你瞧,橋頭楹聯是朱德總司令題寫的:‘萬里長征猶記瀘關險,三軍遠戍嚴防帝國侵?!?/span>
圖為五十年代建造的第一座通行汽車的鋼索懸橋
司機指著下游不遠處說:“你看,那才是瀘定橋?!蹦赣H順著司機指的方向,極目眺望,但見不遠處瀘定橋若隱若現在薄霧中,宛如害羞的少女臉龐裹著薄如蟬翼的面紗,在微風吹拂下似露,欲遮,嬌柔可愛!“??!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紅軍十八勇士在槍林彈雨中奮不顧身從敵人手里奪下的瀘定橋?!蹦赣H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后面的汽車在催促著他們前行,司機非常惋惜地說:“要不是有緊急軍務,我一定帶上嫂子過去,上橋親身體驗一下。”一年半后,出于對瀘定橋的敬仰和好奇,母親返回內地時特地上了趟瀘定橋,真真切切感受了一番瀘定橋的壯觀、驚險、蹣跚行走在上面那種驚心動魄;橋下20米左右的河水逐浪翻滾,波浪滔天,好似排山倒海,聲震蒼穹,給人一種大氣磅礴、氣吞山河之感。正如當年毛澤東主席帶領紅軍長征,過大渡橋時所感,欣然寫下了千古絕唱、豪邁的《七律?長征》:“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span>
今天的瀘定橋
臨近傍晚,母親乘坐的兵站汽車到了駐康定兵站部。母親一行受到了兵站部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母親在兵站招待所安頓下來,一邊享受著康定當地的風味飯食,一邊聆聽著從窗戶外飄進的康定情歌。餐間,熱情好客的工作人員時不時向母親介紹著這座古老而純樸的康巴重鎮的前世今生。母親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康定市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是甘孜州州府所在地,簡稱爐城??刀ň哂杏凭脿N爛的歷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馬古道重鎮,藏漢交匯中心,曾經是民國西康省首府。所以這就更加賦予了康定這座古城絢麗、多元的文化。它融匯了康定情歌文化、鍋莊文化、中原文化而形成獨特的康定文化,從而使康定成為一座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文化的城市。這里自古商業繁華、商賈云集,多元文化在此相融相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康定是和上海、武漢齊名的中國三大貿易中心之一,被稱為川西的“上海灘”,其繁華、鼎盛可見一斑。如當時在康定特有名氣的老陜街、瓦斯碉、通元宮、諸葛院子、鐵匠巷等商業興隆的街道場所;還有秦晉會館、關帝廟、觀音閣、商鋪會館等集會、游園之地??梢哉f康定的文化是獨特的,這座因茶馬貿易而形成的城市,各種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已經水乳交融,渾然一體了。解放后這座千年古城更加煥發出了新的氣象,到處可見喜氣洋洋、神采飛揚的善男善女、男女老少。他們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日新月異、萬象更新,農奴的翻身做主。
母親在兵站好客的工作人員陪伴下漫步在古街道上,不時眺望著跑馬山,心里回想著那位好客的兵站工作人員所講述的康定傳說:“近百年來,康定的跑馬山中外聞名,在于“康定情歌”首句:“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啊……”引起的,山因歌而揚名,跑馬山尤為突出??刀ㄅ荞R山是大雪山的家族之一。這座大山雄渾磅礴,綿延之處有名字的不下百個。跑馬山位于康定爐城鎮東南邊。當地藏族稱“拉姆則”,意為“仙女山”,是藏族著名神山之一。城依傍著山,山護衛著城。自古跑馬山就和山下的人有著不解之緣。跑馬山處處美景浪漫,亙古就天設地造了它的壯觀。上了山,恍如進入仙界,你會悟到中華西塞天外天。那真、那美一定會洗滌你的俗念,在跑馬山上,你定會感到,登上了靈山。從跑馬山上看康定,房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大多連成一片,繞著折多河,占據著整個峽谷?!?/span>
路上司機還饒有興趣地述說著講不完的康定風俗:“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浴佛)日,當地群眾每年農歷四月八日都要在這里舉行隆重盛大的紀念活動,稱“四月八”轉山會,并進行賽馬活動。一首譽滿全球的“康定情歌”,更使人們、流連忘返、十分向往……人們向往著粗獷豪放的康巴漢子,燦爛、多情、奔放的康巴姑娘跳著具有藏族特色的鍋莊舞。若不是在跑馬節日期間前往,人們可能會有一點失望?!?/span>
04滯留甘孜
兵站的同志們說,出了康定到甘孜縣面對的最難啃的“骨頭”就是折多山。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多米,埡口海拔4298,是康藏線上第一個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 “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礱江的分水嶺,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母親他們上了路,在盤桓往復,曲折多變的山路上,母親第一次體會到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像“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翻過了折多山,道路相對平緩許多了,不象二郎山那樣兇險,不過盤山路還不少。
圖為父親于鳳山1950年留影
甘孜地區自從1956年初全面推行民主改革,當地反動上層不甘特權利益的失去,在國外反動勢力、國民黨殘匪及西藏地方反動上層的挑唆下,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叛亂,打亂了民主改革的進程。由于匪患時常發生,不太安全,司機駕駛室時刻備著武器;押運員手里也緊握著沖鋒槍,時刻關注著前方和路兩側,以防不測發生。
汽車一路前行,路過道孚縣,又到了爐霍縣。在爐霍縣兵站部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汽車直奔甘孜而去。一路上道路雖不驚險,也未遇匪情,但260多公里的盤山路,也行駛了足足7個多小時。好在一路并沒有發生什么不測,下午終于到達了駐扎在甘孜城的西藏軍區成都至拉薩線辦事處兵站部。兵站部軍郵站也在這個大院,1月份我父親從這里轉業,被分派到了昌都分工委機要交通站任站長。
汽車進了大院,司機、母親以及車后面的3位同志剛下車,母親正向他們致謝,感謝他們一路上的悉心照顧與關心。這時從辦事處兵站部出來幾位同志向母親他們走了過來。辦事處副主任兼兵站站長趙煥然微笑著表示了對母親的歡迎,說在二野軍郵總局時父親和他在一個部門,他是父親的直接上級。同時趙主任還向母親介紹了他旁邊站著的兩位干部。原來這兩位年輕干部是從昌都機要交通站來執行任務的,前天剛到。一位看上去足有40歲,名叫韓進選,四川人,押運組長,資格很老;另一位20剛出頭,名叫鄭海超,云南人,是位押運員;這位韓組長非常熱情,和鄭同志一道領著母親向住的地方走去。韓組長對母親說:“我們于站長讓我倆順便把你接到昌都,不過,這幾天甘孜前往昌都的路上出現了塌方,正在修路,路通了咱們就能出發。你在兵站部好好休息,我倆還要配合兵站部、軍郵站完成一些上級交代的任務。”事實上,前往昌都的路上不僅正在修路,暫時不能通車,更為嚴重的是這個階段時常鬧匪患,解放軍正全力剿匪,以恢復正常秩序。
圖為1955年父親在甘孜軍郵站任職期間到昌都出差留影
因為匪患時常發生,母親不敢跨出兵站半步。她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房間里看看當地報紙,焦急不安地等待著恢復通車的消息。通過兵站同志介紹和報紙上的報道,母親了解到甘孜位于雅礱江上游,是康巴重鎮,入藏的東南門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作為康北交通樞紐,歷來商賈云集,生意興隆,堪為康北經貿中心?!案首巍辈卣Z為潔白美麗之意,堪稱“雪域明珠”。
甘孜人杰地靈,千百年來,生息繁衍在這片土地上的勤勞勇敢的人民,用他們驚人的智慧和創造力譜寫了燦爛輝煌、值得整個中華民族驕傲和自豪的歷史。古樸莊嚴的甘孜寺、大金寺等古剎名寺風格獨特的寺廟建筑和民間建筑、繪畫、手工藝品、民間舞蹈、文學藝術等為甘孜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當時甘孜城區常住人口不多,估計不超5000人。1950年吳忠師長帶領北路先遣部隊進入甘孜城,常住人口3700多人。甘孜一帶的藏族老百姓,住的是藏式堡房,平面呈方形。房子的結構一般都是兩層或三層,底層圈牛羊、當庫房,上層才住人。樓梯一般用一根粗樹段,砍出若干級坎楞,做成獨木梯,陡陡地斜支在墻上。從前康巴地區的部族、部落之間多爭斗,這種獨木梯可以迅速撤除,以切斷進入居室的通道,從而自衛防盜。
作者:任金連口述 于家山人整理
作者簡介
作者:于雁軍,筆名于家山人,男,漢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教師,就職于山西省大同市教育系統,任工會主席,大同市新時代強音宣講團成員、大同市委教育工委理論宣講團成員、大同市作家協會會員。
本人父親于鳳山1945年參加革命,1950年隨十八軍進藏,從事軍郵工作(機要交通),曾任十八軍第一辦事處第九兵站軍郵站站長、波密警備區司令部軍郵站站長、十八軍駐甘孜辦事處軍郵站站長等。1956年轉業后任昌都分工委機要交通站站長、局長。
本人母親任金連1956年年僅十八歲,只身進藏,與父親一塊在昌都分工委機要交通局工作,母親主要從事勤務輔助工作。本文講的就是我母親去西藏的一路見聞、親身經歷及感受,以及在昌都解委會大院所見所聞和對父親工作的進一步了解。
未完待續 ······
高反靈提醒尊貴的消費者:
人在高原圣地,請別亂扔垃圾。高原環境很脆弱,維護起來非常艱難,拾一件廢棄物需要付出相比平原百倍的努力,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懂。暢游新西藏,守護第三極!愛護高原環境,文明游客從我做起.
高反靈簡介
“高反靈”是中國專家團隊長駐高原歷經十六年(2002-2018)攻關研發、完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是由維楨科技集團旗下西藏維楨醫藥科有限公司出品的高原反應干預食品,采用多味藥食同源的傳統中藥材配伍相加和協同,通過“環流高醇亞低溫精華萃取技術”,充分萃取AMS天然活性成分,針對高原缺氧狀態下的機體代謝紊亂,由本及標,實現對高原反應靶向性的精準干預。產品上市前已邀請3000余名體驗者進行測試,2018年8月8日產品上市后,先后8次保障納木措徒步大會、一措再措徒步大會、西藏登山大會和拉薩半程馬拉松、2023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等大型高原賽事和活動,數萬人充分見證,獲得全面好評。
◆ ◆ ◆◆ ◆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京東、淘寶官方旗艦店、微信小程序以及
拉薩市內各大藥房、特產店和賓館酒店等
600余家終端均有銷售。